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
——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
自1954年兵团成立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兵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,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,城镇化稳步推进,综合实力显著提高。
一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,实现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
兵团成立之初,产业结构相对单一,1954年,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仅占生产总值比重14.6%和22.1%。1974年,兵团三次产业结构为31.9:45.9:22.2。1981年兵团恢复时,兵团三次产业结构为45.6:38.2:16.2。兵团恢复后,积极稳妥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,2002年,兵团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快兵团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》,要求通过战略性调整提高兵团经济的市场竞争力,推动兵团经济的市场化、工业化和城镇化,兵团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。2009年,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3.8%,自1993年以后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兵团经济发展随着全国形势转型升级,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,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。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1.7:41.8:36.5。
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。兵团成立初,兵团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粮食为主。1954年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高达80.0%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,种植业内部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,大力推进“粮、经、饲”三元种植结构调整。粮、棉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78年的63.4%和5.6%调整为2018年的18.2%和61.8%。果蔬园艺业和畜牧业产值比重由1990年的14.9%提高到2018年的52.3%。
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。1954年,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仅为20.0%。60年代,兵团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,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%以上。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兵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,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,推进工业转型升级。2018年,规模以上工业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11.2%、2.7%和2.8%。
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。兵团成立初期,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,仅为22.1%。1981年第三产业占比降至最低谷,降为16.2%。2013年,兵团出台《兵团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(2013-2020年)》,谋划新的产业布局。2015年,兵团启动“服务业提升年”活动,第三产业占比开始稳步提升,2012年至2018年,6年间占比提高了8.7个百分点,达36.5%。2018年,第三产业对兵团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67.6%,对经济支撑作用明显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,现代服务业成为创新创业的热点。2018年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.1%、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16.0%,分别高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3.2个百分点和4.1个百分点。
二、居民消费支出全面增长,消费结构不断升级
兵团成立之初,城乡居民消费主要用于解决温饱。改革开放以后,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,兵团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,消费支出全面增长,消费结构更加多元。2018年,兵团城镇常住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681元,是2002年的3.4倍,年均增长8.0%。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35.3%下降到25.9%;连队常住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3790元,是2003年的4.5倍,年均增长10.5%,恩格尔系数从2003年的35.6%下降到27.3%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兵团居民家庭已不仅仅满足于对普通家电产品的拥有,逐步升级购置现代化、高性能、高品质的高档家庭设备,兵团居民家庭中现代家庭生活必需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明显提升,用于提升生活舒适型的消费品增加较多。2018年兵团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2台、电冰箱98台、洗衣机99台、移动电话204部、热水器91台,家用电脑70台、家用汽车37辆、空调23台;连队常住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0台、电冰箱98台、洗衣机99台、移动电话232部、热水器75台、家用电脑46台、家用汽车31辆、空调9台。
三、投资结构逐步改善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
兵团成立后,第一产业投资占比长期较高,1956年为80.9%,达到历史最高。改革开放后,工业、交通、城市公共设施、教育和卫生等领域投资显著加强,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1978年的53.4:23.8:22.8调整为2018年的7.4:35.8:56.8。其中第三产业投资比重1994年首次超过50%,第二产业投资比重2010年首次超过50%,三次产业投资不断调整优化,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积极影响。党的十八大以后,投资投向更多聚焦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,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1978年的12.6%提高到39.8%。民间资本成为兵团投资的重要力量,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85年的11.1%提高到43.2%。
四、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,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
兵团成立以来,兵团先后设立9个城市和11个镇,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、一般城市为支点、城镇群为重点、团场城镇为节点、与地方城镇功能互补、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,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,城镇已成为兵团吸纳人口、聚集产业的重要平台。2018年9个城市以占17.5%的土地面积,集聚了47.6%的人口,吸纳了49.3%的就业人员,创造了66.0%的地方税收,实现了45.7%的经济总量。
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。2003年以来,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持续缩小,2018年为2.00,小于全国2.69和自治区2.74,比2003年缩小0.57。
五、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,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
新疆解放之后,按照中央“工农业同时并举、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同时并举、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”的方针,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,自力更生,白手起家,创办了八一钢铁厂等一大批国有企业,结束了新疆没有现代工业的历史,极大地改变了新疆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,支撑了国计民生基本需求,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兵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对国资国企改革提出新要求,作出新部署,采取新举措,兵团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取得新进展。截至2017年末,兵团企业(含团场)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分别较2012年增长1倍和1.4倍。
改革开放特别是“十一五”以来,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,兵团不断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,鼓励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。兵团党委、兵团2005年7月出台《关于加快兵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》,2016年9月出台《关于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》,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,活力不断激活释放,规模不断壮大,在完善市场机制、稳定经济增长、调节经济结构、吸纳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18年,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46.4%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比达37.4%。
六、居民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,脱贫攻坚成效显著
改革开放前,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单一,改革开放后,居民收入来源发生显著变化。2013年,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70.5%来源于工资性收入,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65.2%来源于经营净收入。近年来,居民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,2018年,城镇居民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中三产净收入大幅提高,分别是2013年的3.7倍和4.7倍。
收入分配不断向居民倾斜。2013—2018年,兵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.8%,快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速1.5个百分点。
脱贫攻坚成效显著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兵团党委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,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不动摇,聚焦南疆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团场和边境贫困团场,强力推进到村(连)到户到人精准帮扶。贫困人口由16.1万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0.6万人,贫困团场数量由77个减少至4个,贫困发生率由9.1%下降至0.4%。
新中国壮丽70载,兵团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,有力地促进了兵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。但是,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,发展质量和效益仍不高,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坚持新发展理念,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,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,实现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持续发展。